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 位。但是,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中国的突出水情,也是中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少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和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从生活饮用到粮食生产,从顺水行舟到水力发电,水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大江大湖周边及海岸线上,很多城市建在沿海、大河三角洲及河湖之滨,奇妙的水将人们连成了一个整体。
缺水,一个沉重的话题
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农业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35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
中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围绕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水资源调度重塑人水和谐
全国兴建的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水资源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黄河流域通过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开展应急调水,实现了黄河连续9年不断流;黑河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黑河水连续6年进入东居延海;晋冀水库联合调度、引江济太、引黄济淀、扎龙湿地补水、南方地区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等,保障了北京、天津、广州、澳门等重点城市用水安全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系统安全。
合理制定水价,鼓励节约保护水资源
水价是促进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据统计分析,水价每提高10% ,用水量约下降5%。目前,我国对非居民用水普遍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中限制类、淘汰类的高耗水企业实行差别水价,对使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的企业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对低收入者用水进行价格补贴。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
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要求各国举行相关活动,广泛宣传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唤起公众关心水、爱惜水和保护水的意识。中国将每年的3月22日-28日定为“中国水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