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秋风系列八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0/12/2 15:02:32

 
 


20101142   
    我曾经多次看着这种景况发呆,或者说是深思,这黄土黄河秋风所给予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明白,不用说,这肯定是一种爱,是让人们安全活命的那种爱,是它们把人们排到生存环境里的那些没用的物质给利用了,为大自然有益于人们生命的那种东西腾出了空间,让生态循环的物质来滋润人的生命、人的智慧,不管人们是如何的挤兑它们,只要它们有立足之处,就不计一切嫌疑用生命维护着自己和自然环境的声誉。看到这五艳六色了吗,这里有生命的执着,有生态间那种无法言说的大爱。不知道这些草蛋白、草纤维和木质素里利用了多少吨经过其它物种生化分解后的人粪尿,不知道这些枯黄里含有多少种重金属,固定了多少漂浮游离的碳。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形成会使人能喝到多少利好生命的净水,使人享受到多少不致于象沙漠那样的恶劣环境与气候,使人能分享到多少以氧为主的多种有益空气成份。

不会是因为它们远离人类的居住区,庆幸自己能够存在的金贵,才会如此真诚的展现自己?

不会是因为它们没有被水泥和钢筋压住不能生存,才会如此的卖力,用事实让自然和生态界认识自己?

可是我还是为它们的如此卖力叹息,因为经济大潮的趋向从来就不会以它们能否这样卖力为转移,“以人为本”,这是主导的生存文化,黄土、黄河从亘古到现在的人类发展史经历就能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生活是从现在算起,未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服从现在,不管那朝那代的决策,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若不是这样,大家面临的生态现状,根本就不会是这样的。

现代文明发展了,生态文明却在倒退,要不然生态环境也不会面临这么大的压力。有人说,每秒钟中国就会增加75平方米沙化土地,也有人说,每年全国有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变成沙化土地,湿地也在消失,有人说,十年不见了五万平方公里,不管这些是真是假,有没有根据,让人担心的是,气候与环境是越来越对人生存不利。

一个发展中国家尚切如此,发达国家是什么样,可想而知,因为现在以前的人类行为,事实证明是生态环境的最大杀手。哥本哈根在全球的影响没有结果,坎昆的结果怎么样,尚在期待中。
 

20101136

20101141
    这里几乎没有现代化的痕迹,但却隐含着现代文明的根基。看见那被草丛簇拥的黄土路
了吗,它肯定没有被霓虹灯辉映的政治文化中心那么被领导认可,就象上海的南京路一样,不单是国人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倾慕的黄金之地,寸地寸金,就是现在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里是人类的理想之地,是人们追崇和向往的生活。要是让一个有钱人做投资选择,肯定会选择上海南京路发展,绝不会选择这样的湿地“荒漠”,因为湿地“荒漠”的回报是全球共用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南京路上的回报会是白花花的银子。多少年来,多少届领导,多少位科学家,都在为全国多一些南京路而呕心沥血。我敢说,没有条件,要是有条件,全球不知会出现多少经济发展的大都市,而从不会怜惜丛林和多种地理类型“荒漠”的消失。社会发展的事实说明,这就是文明,高楼大厂是文明,豪华骄车是文明,高速列车是文明,等等,如果这些文明能够离开空气中的有益成份,离开那丛林“荒漠”对现代文明的奠基,真不知道人类发展的理论根据将会怎样自圆其说。
20101146
 
20101145

实际上,多数决策者都知道这里面的利与害,都在想让其它地区其它人作出多一点人为占有,让生物的种数和种群规模适合生态循环的需求,不想把自己该奉献的那一块拿出来作为共享,为他人也为自己。这就是人的短处,可以致命的短处。

人类的生活和以前相比,谁都知道舒服了多少快活了多少,往前看,要达到什么的生活标准谁也难以预料,生态环境和以前相比是有目共睹,一年不如一年,自然灾害和人类的奇异怪病也是比以前越来越多。我们究竟愿意让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发展成什么,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也都有自己应该尽的职责。

面对黄土黄河在秋风中的样子,我感谢它们,也为它们艳容的憔悴而担忧,因为我们也会因为它们的憔悴而憔悴,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照片上的这些景色能再多些。

 

阅读 30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