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话吧——湿地管理导向推敲(二)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专业号:老黑
2009/10/1 11:13:04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是说居住在湿地及湿地周边的人要靠湿地生存,这就为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湿地管理提出了一个难题。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健康的生存环境要靠湿地生态系统来维护,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加大,污染排放增多,造成湿地资源存量萎缩,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降低,影响生态良性循环,给环境造成压力,需要保护培育湿地资源量,促进生态修复能力,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基础。这是一个放眼长远的人类生存战略问题。保护湿地就会限制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和依托,降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减少个人和财政收入,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公益事业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支出,是所在地政府、村集体和个人都不愿接受的事实。这是一个立足现在的生活质量提高问题。污染问题短时间内对小区域影响较大,治理好了一方百姓受益明显,能充分体现执政效果,如原来不能长庄稼或长不好庄稼的土地有农民满意的收成了,小河里又黑又臭的水经过治理变清了,这都是所在地群众能够看的见摸的着明显效益。湿地生态的功能则是长时间才能看出来的一国甚至全球的生态问题,管理效益对地方是不明显的。人生理念是生存第一,眼前第一,个人和区域利益第一,政府、村集体和个人首先是考虑今天,然后才有可能考虑明天和后天,在满足个人生存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周围的问题,所以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人们对湿地生态的利用首先是考虑经济利益。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实现真正意义上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和培育任重而道远。
在一次基层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阶段汇报会上,我听到了领导这样的讲话:听了大家情况介绍,我很感动,在栽一块宣传牌都要和政府有关部门、村集体组织、土地经营者个人多次协商补尝价格,而工程建设资金没有这部分开支的情况下,我们的监测点房屋建设、了望塔建设、巡护步道建设等设施能够如期完成,个中无奈、辛酸、困苦可想而知,但大家都能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尽职尽责,这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具备先进生态理念的高素质队伍,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对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
从领导的讲话中我们可以听出,这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没有土地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全国不管是国家级的省级的还是县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不是个别现象,湿地保护管理部门要在划定的区域内实施有形的管理相当困难,就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全都是国债投资,可县、乡、村、组如果有一个不配合,你就寸步难行。僻如树一个宣传牌,能占多少地,不会影响一点经营者的收入,可他不让栽你就没办法,宣传内容无非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功能是自然生态循环的重要部分,是人类健康生存的保障等,不会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任何副作用,可就是不行,他们认为湿地保护对他们当地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在沼泽地挖鱼塘、挖莲池,低的地方种莲养鱼,高的地方经营农林业,虽然改变了湿地生境,影响了湿地生物的正常生存,甚至会改变湿地性质,时间长了也有可能丧失湿地应有的功能,但这种行为对个人有利,对集体有利,对地方财政增收有帮助,认识不到的人糊里糊涂心安理得,我就不相信这几千亩湿地不存在了,天就会塌了,我们这里已经消失了几千亩了,地球不是还在转吗,整天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认识到的人也心照不宣,不想鹤立鸡群,因为说到关键时候,对方一句很关键的话就会让你退避三舍:你的工资为啥没有其它的地方高,就是因为财政收入上不去,为啥上不去,就是因为经济不发展,为啥经济规模上不去,就是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限制因素太多。有的地方政府甚至还在追究业务部门的责任,说,是谁当初把我们这里划为自然保护区的,我们在这里建工厂搞其它发展经济的项目还得经过复杂的程序审批,且很难通过,我们咋就不知道呢?
有的政府部门为了创建园林城市,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园林工程,非旦不经过湿地管理部门同意,还不允许湿地管理部门在自己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宣传和保护设施,甚至还要让湿地保护区原来设置的宣传和保护设施清除掉,说是有碍观瞻。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宣传湿地功能在生态循环中的重要性,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让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为现在和将来人类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空间,这有何过,难道保护自然生态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创建园林城市的宗旨不付?即使设备老化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城市建设也完全有责任申请财政资金,在不改变内容的情况下予以更新,生态保护本身就是政府为民创建适宜生存环境的执政大事,怎么能顾此失彼脱离发展根本追求执政效果呢?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园林城市的主要目的不就是实现城市的良性生态循环吗,湿地与森林同为地球的两大生态系统,其作用一个是“地球之肾”,一个是“地球之肺”,其功能大小,决定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天然林和自然湿地当然是首选,创建园林城市是科学发展的先进生态理念,但为创建园林而废湿地实为不明智之举。
湿地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关键是领导的认识问题,业务部门如何参谋的问题,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最关键的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把湿地保护摆在什么位置的问题,只能随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决定。
阅读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