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聪) 时代的变迁,需要坚强有力的新支点;经济的飞越,离不开高速行驶的新引擎。
1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开发区。然而,1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不仅移动终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新兴产业集聚成势,而且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前来创新、创业,这个地方就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共青城。在困难面前,作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的传承者,胆大心细的共青城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共青速度”和“共青现象”。如今,站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这个新起点上,勤劳勇敢的共青城人继续绽放青年人的光彩,用青年人特有的思维和目光,瞄准新时代给予的机遇,决战南湖新区、打造手机产业园、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三大战役同时打响,积极打造撑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加快建设的新支点。
战役一:决战南湖新区 打造共青先导区的引爆点
江益镇一带与永修县接壤,地处昌九中段,同时也是共青城与正在设计建设的昌九发展大道最接近的区域。我市的决策者们明白,共青城光靠目前“小规模”的发展,难以达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的建设目标。为此,我市的决策者们共同把目光齐聚在江益镇这一“黄金地带”,根据我市地少人稀、服务业欠发达的实际,思量着通过何种手段集聚人气、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城市发展的新高地。此后,一场“强功能、优环境、聚人气”的“战役”慢慢打响,南湖新区的美丽画卷也在共青城的版图上徐徐展开。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改变结果。去年8月10日,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南湖新区建设前期的征地搬迁、路网修建等工作。一个月完成了南湖新区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创造了“共青速度”,实现了友情拆迁、和谐拆迁。历时半年,新区37公里“四横四纵”城市路网即将全面建成,进一步拉开了城市框架,增强了发展信心。在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的同时,南湖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快马加鞭,尤其是大学城的建设。目前,已有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等五所大学的独立学院入驻,占用土地5000亩,办学规模可望达到5万人左右,总投资约30亿元。
南湖新区描绘的是一幅“山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人中、人在画中”的城市美景,体现的是我市“青春、创新、生态”的城市特质,其目标是打造成“教育高地”、“人才高地”、“创业高地”,成为亲水滨湖的生态新区和共青先导区的展示窗口。届时,将建设大学城、文化娱乐城、IDC云计算等一批大项目。此外,团史馆、艺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项目将落户南湖新区。未来的南湖新区将构建金融商贸、文化旅游、总部经济和孵化创业四大板块,将成为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战役二:筑巢引凤 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手机产业基地
近年来,我市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来打造,通过举办手机论坛、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先后引进整机生产、研发设计和各种配套手机企业5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天翌、岐嘉光电、联合利丰、亚华、超群等,去年被评为“江西省手机产业基地”。
“手机的研发是核心竞争力,也是发展的黄金链,而手机产业链越长就越能形成规模!”我市对此有高度的认识。针对“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手机产业基地”的目标,我市现有的手机企业技术力量和数量都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进一步做大手机产业,形成集群效益,我市在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内新规划建设占地5600亩的手机产业园,初步和深圳手机行业协会签订了投资协议,拟投资金150亿元,用3 年左右的时间,引进手机整机及配套生产企业10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7万个、上缴税收20亿元,建成集手机整机制造、配件生产、软件开发与产品设计、手机销售于一体,创新能力强、配套完善的手机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牵动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新兴产业集群。
正如一位来我市考察投资环境的从事手机行业的企业家所说,手机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很高,正如衣服、食品等一样成为快速消费品,很有市场前景。为此,我市上下统一认识,于今年年初大力开展手机产业园项目前期的征地搬迁及路网建设工作,筹建“三轴四园七区”的发展格局,以优质的发展环境赢得客商的青睐。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征地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已与当地群众达成搬迁协议,正进入到房屋拆除阶段。国际移动通信联合会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在了解我市对手机产业园的规划后激动的表示:“我们手机协会准备扎根共青城,与共青城一道把这里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搞好。”
战役三:瞄准电子商务 多措并举打造江西的“义乌”
几天前,首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峰会在我市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各行业、各领域的青年专家和企业家前来参会,围绕“创新、创业、创优——机遇与使命”的主题,共话创新创业体会,共商发展之道。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创业成就梦想”、“手机产业”、“电子商务”、“创意与软件”等为主题的论坛。其中,已成为国内一种“商业现象”的电子商务论坛吸引了众多青年人参与讨论。
据报道,素有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基地的义乌市,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产业异军突起。去年1-9月份,义乌市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超过600亿元,国内快递日均出货量57万票,跨境快递日均出货量21.6万票。而近年来,虽然我市电子商务也发展迅速,有鸭鸭、深傲、回圆、唐人服饰等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含个体)100多家,物流快递20多家,电子商务销售业务居九江市之首,但总量与义乌市却相差甚远。 根据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基地的创建,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聚集资源优势,支撑城市区域及全省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加快地区发展升级。基于当今国内电子商务这种“商业现象”,在经过多次考察和学习上海、浙江等电子商务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后,具有“青春、创新”特质的共青城人不甘落后,出政策、搭平台、强服务,在推出“六大普惠政策”和“十大优惠政策”的同时,出台《共青先导区优惠政策》、《共青城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务实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发展,致力于把我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成环境最优、成本最低的“投资洼地”,从而吸引电商企业入驻,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打造成江西的“义乌”。
原标题:我市实施“三大战役”推动鄱阳湖先导区加快建设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