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江西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掌上鄱阳湖
2016/12/19 7:11:51
本报讯(记者刘芝毅)12月14日至16日,第七届中国东部迁徙水鸟网络年会在南昌召开,会议主题是“生态永恒,保护一家”。此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我省在鸟类保护与研究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我省湿地面积91.0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5%,每年到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多达60万至70万只。目前,环鄱阳湖建设有10个保护管理(监测)站。随着湿地与候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省财政每年确保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越冬候鸟与湿地保护,使沿湖15个市(县、区)的保护工作面貌焕然一新。鄱阳湖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在全国先行先试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已争取到项目资金7000万元,用于鄱阳湖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缓解候鸟保护压力。通过一系列的强有力措施,我省已连续6年杜绝了鄱阳湖区严重破坏越冬候鸟资源和湿地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如今,鄱阳湖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营造了适宜各类水鸟栖息繁殖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水鸟种群和生物多样性。
会议期间,来自青海湖保护区、黑龙江三江保护区等全国各地和省内的20个保护区负责人,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中科院、国际鹤类基金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百余人赴吴城观鸟、参观共青南湖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馆。
原标题: 原标题:第七届中国东部迁徙水鸟网络年会在昌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