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渔业资源衰竭原因分析

媒体:原创  作者:鄱阳湖研究中心
专业号:鄱阳湖研究中心 2011/11/6 14:21:19

    关于鄱阳湖渔业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当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最近,从友人发给的一份资料上了解到,鄱阳湖年捕捞产量由1980年代的近2万吨,1990年代初的近4万吨一直维持到21世纪初,随后逐步减少至3万吨左右,2009年更是跌到2.35万吨。期间,由于鄱阳湖大水,捕捞产量1998年达7.19万吨,2010年6.63万吨。鄱阳湖自然捕捞产量,1980年代低于1990年代可能是捕捞强度问题,2006-2009年总渔获量为2.35~3.33万吨/年低于1990年代,是因为渔业资源少了的缘故。1998、2010年捕捞产量奇高,得利于鄱阳湖水大、水面宽广,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寸水寸鱼”的道理。导致鄱阳湖渔业资源日衰,影响鄱阳湖渔业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原因,本人以为:

    第一、关键还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鄱阳湖水越来越小,冬季湖水走得太快,枯水期提前,枯水时段拉长,水面严重萎缩;

    第二、由于枯期水位低,给各地圈水围堤提供了便利。目前的鄱阳湖,湖中心都在筑矮圩养蟹,挂网拦鱼,已经支离破碎,湖不像湖了;

    第三、一到冬季,由于水位低,湖水落槽,鄱阳湖已缩小几成河沟,湖区大肆竭泽而渔,导致渔业种质资源日衰,繁衍生息乏力;

    第四、即使是那些通江河(水)道,大部分都分段竞标承包给一些人士捕捞,能不斩尽杀绝吗?

    第五、违法违规渔具、鱼法的使用,如:丁字网、电鱼、毒鱼等;

    第六、捕捞强度太大。


    作者:陈启兴(省水利厅)

阅读 41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