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D刚迈出学校的大门,就与各种各样的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江西省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等地,只为查清在江西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多少种鸟类栖息。也就是在这近三十年中,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在江西调查发现江西有386种鸟类分布,其中有60余种江西鸟类新纪录。
初见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动物学会副理长、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D先生,便发现他脸上有着城市人少有的黝黑肤色,而他也笑称这是阳光的肤色,是近期多次深入鄱阳湖时风吹的。就是这位言谈朴实的动物生态科技工作者,一谈起江西的鸟类资源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毫不客气的说,我是第一个在1994年统计出江西鸟类种类数量为420种并列出名录的人,但是这个结果也包含着江西省所有爱鸟人的辛勤的汗水,就因为这个成果,我还获得了1996年的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随后,D研究员把记者领到奖状前,兴奋地对记者说,在1993年江西宜春地区第一次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查时,为了这个简简单单的数字,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几乎走遍了赣西北的每一片土地。
“当时的科研调查手段并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和丰富,我们的调查流程是‘一听二看三开枪’,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听到鸟类的呜叫,发现并接近目标,才能看到它们、观测到它的特征,并初步确定种类。”D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当时要判定是某地是否存在某种鸟类,就必须要取得标本为证,说白了就是要捕获到鸟并制作成标本。“许多鸟很警觉的,人一靠近就会飞走了,但是我们为了调查证据,就要接着靠近,一直到获得鸟体为止。”
不仅如此,当时的条件也十分的艰苦。“调查基本是步行,在山上饿了就啃几口馒头,渴了就喝几口山溪水,甚至还会出现队员摔伤的情况。”D向记者介绍,在野外进行考察的时候,冬天掉进河沟里、观测时不慎摔进山坡下的情况也会遇到,身上被树枝划伤是家常便饭。“许多特殊鸟类都会出现在深山密林里面,为了调查需要,多高的山、多深的树林我们都要去。”
一提起调查鸟类的事情,D向记者讲述了他印象很深的事情。有一次,观测人员在一个高安上犹水库发现了一只白肩雕,“之前没人在江西境内采集过它,我们都很兴奋,就租来水库管理局里的一条快艇开始追。”没想到,观测人员追上并获得这只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时,返回途中快艇竟然没油了。“当时我们没办法,只能费了老半天功夫把快艇划回去。”还有一次,D带台湾高雄观鸟团去观察白颈长尾雉,“之前只捡拾过这种鸟的漂亮的尾毛,非常想看野生状态的鸟。为了能够在最佳的观测时间看到它,我们天还没亮就蹲守在白领长尾雉的必经之路上。”当时正好是冬天,感觉人都要冻僵了,令他们盼望已久的白颈长尾雉才像待嫁的姑娘一样姗姗而来,“当时内心非常激动,心说终于看到这种鸟了。但是即使这么激动,我们还不能出声,因为一有声响鸟就飞了。”
不过,D对记者说,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野外调查与鸟类观察方法和工具也随着进步了。“由于制作标本会伤害到鸟类,现在基本上都采用单、双简望远镜观察,长焦照相机进行拍摄取证,而且这些观测设备能把鸟类看的清清楚楚。”据戴年华介绍,许多同属鸟类的分类鉴别特征差异很小,甚至是只有一个小斑点的差别,“比如说大天鹅和小天鹅吧,在远处看它们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根本分辨不出来。但是如果你的距离很近或者你手中望远镜看的足够远,你就会发现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一般下部很尖,而小天鹅黄色仅限于嘴基的两侧,沿嘴缘不延伸到鼻孔以下,一般下部不尖。”
据D介绍,如今江西省的鸟类已经达到了486种,估计有500种左右。“近些年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出现在江西境内的鸟类,其中大部分都是科研活动中发现的,也有一部分是鸟类爱好者无意中观测发现的。”至于戴年华以及其科研团队发现了多少江西鸟类新纪录,D笑了笑说,具体数目我都记不清了,有一大部分都是吧。
提起鸟类的保护,D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认为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解决当地人的生计问题。过去,许多大型鸟被当地人猎取吃掉,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这些鸟在自然界,他们会产生更多的生态效益。”D向记者介绍,保护鸟类,最好的办法是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观鸟生态旅游,“八十年代的时候,有外国人来鄱阳湖观鸟,在那里住一晚收费四十美元。当时的四十美元是什么概念,比我半年的工资还要多,而且只是住一晚上的费用。”而且现在我国北京、上海和深圳等许多发达地区都有观鸟会之类的民间组织,虽然江西的观鸟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迅速。“比如说有一种职业,叫做鸟导,就是专门为游客寻找鸟类的导游,如果观鸟业发展起来了,这种鸟导的职业也会走俏,就会给当地人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
同时,D还致力于把江西的观鸟景点用传播迅速的媒介介绍给全国,仍至国外。“在我新浪的博客,有很多介绍江西鸟类的文章和图片,现在点击量已经超过两万多了。”按照D的见解,鄱阳湖是江西省的名片,而丰富的鸟类资源又是鄱阳湖最有特色的地方,“鸟保护好了,这个地方的旅游经济就上去了,当地人一看有钱可赚,保护鸟类的热情就更大了。”D向记者介绍,保护鸟类和经济发展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以后,D向记者说了一个藏在他内心很久的愿望,“许多地方都出版了当地的鸟类图鉴,完整的记录着当地的所有鸟类,但是江西一直没有这种完整的鸟类图册。”许多游客想来观赏江西的鸟类,却不知道江西有哪些鸟,不知道这些鸟长得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些鸟分布在哪里。“可以说鸟类是江西的一个名片,我的愿望是把江西的这个名片推广到全国、全世界。”
江西鸟类图鉴、鄱阳湖鸟类图鉴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