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三间塘

媒体:鄱湖人家网  作者:平凡人生
专业号:掌上鄱阳湖 2017/8/15 11:56:14

 

 我家老屋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一进两重,带有天井的老房屋。坐西朝东,虽是土坯屋,但前面却是大青砖砌成,大门框及门槛都是清一色的大青石,打磨得很光滑,天井很气派。雕花格子门窗无不透露着曾经的辉煌、岁月的沧桑,我的童年是在那里愉快地度过的。 
   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老屋后面的那口荷塘。荷塘与老屋之间,隔着几块田,对面是一片仰天张的旱田,再延伸过 去就是绵延起伏的绵虫山。东面塘坝上有一排合抱的大杨树,中间间隔着两棵垂柳,缕缕柳丝浸入水中,随着微风的摇摆,就像仙女在天池中尽情的梳洗着秀发,杨树的枝繁叶茂,严实地挡住烈日,水似乎更幽清、更深邃。偶有缝隙,也丝毫不影响荷塘的阴凉。
   荷塘面积大概十亩左右,荷塘的形成据说是整个村庄为做屋取土而掘的,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既可取土筑墙建房、又可赚塘蓄水养魚。到了旱灾之年,还可起到引水灌溉禾苗的作用。我曾见过一台水车,五个壮汉有节奏地踏着脚步,双臂扒在横杆上,叙说着家长里短,不时的互开着玩笑。悠悠的可把塘中的水送进禾田。一点也不逊色现代的小水泵。
   荷塘初建时是三囗之家,由于年代久远,其中一个土间被水浸没了,另一囗与这两囗隐约有间,但水还是相通的。一直以来习惯称之为三间塘。
   三间塘的美在于夏季,满塘的荷叶,尽显墨绿色,阳光从杨树缝隙处折射下的荷叶,略显得淡。有浓有淡,高低错落,层层叠叠,高的像穿着裙子的曼妙少女在漫舞着,低的像睡美人,紧贴水面随波荡漾。层层的荷叶间点缀着白里透红的荷花,有含苞待放的,有袅娜地开着的。犹如刚出浴的美人。
   盛夏的中午,习习微风送来阵阵荷花的清香。树上的蝉声与水中的蛙声此起彼伏,犹如奏响了一首美妙绝伦的交响曲。荷塘中的秧鸡在高低错落的荷叶间争相穿梭,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险,在紧贴水面的荷叶上慌不择路的疾速奔窜,荷叶稀疏处便果断的没入水中,使人应接不暇。到了隐蔽处发泄似的咕咕地叫上几声,像是从危险的地方跑到了安全的去处终于舒了口气似的。这时的叶与花也随风颤动,尽显满塘的碧色波痕,宛如一群少女踏着碧浪,随着优美的旋律而翩翩起舞。人在岸边仿佛置身于画中。煞是好看。
   清澈的水中,三五成群的乌鲤悠闲自得的到处觅食,嘴巴不紧不慢地咀嚼着,似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又或是永远吃不饱似的。一会儿钻进水底消失殆尽,一会儿浮出水面怱东怱西,左顾右盼,一会儿疾速游进荷叶底下尽享荫凉,身形很是敏捷。
   塘边成群结队的小鱼像懵懂的顽童肆无忌惮地闲逛着。不知在忙碌着什么,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们的。密密麻麻,垂手可捧着。犹如天然的观赏鱼缸。不!有静有闹,更像一个神秘莫测的水中王国。
   炎热的夏日还是我们孩童游泳的好去处。初学游泳的先摘块荷叶倒扣头上当着草帽,双手扒着岸边,小脚丫子不停地拍打着水面,这是我们童年学习游泳的必俢课。会游者像一群水鸭似的扑向水中,尽情戏耍。若嫌水温太高,尽可游到荷叶下与乌鲤为伴共享凉爽。
   釆莲花、摘莲籽、挖莲藕。摘到莲籽用荷叶包着,脚下顺着壮实的,隐约露出水面的尖尖荷梗探寻着莲藕,挖到后与莲籽一并带到岸边的杨树下。铺上一块荷叶,摆上莲藕,莲籽。有甜中带微苦的莲籽,亦有甜中带涩的藕尖,就算是打了个小平伙,小伙伴们各取所好,玩得是其乐融融。
   我的童年生活是有趣的,快乐的,因有了如诗如画的三间塘伴随着我。
   七十年代初,三间塘上首修了一条大水渠,终年川流不息,三间塘昔日农业的宠儿,已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被改造成良田,可惜我们已无福消受了。但她昔日的风釆依然让我魂牵梦绕,思绪万千!

2016年6月22日于深圳。

阅读 19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