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候鸟“打游击”庄稼遭了殃寻求补偿遇尴尬
在九江县江洲镇,农民王先生面露忧色。他家今年种了百余亩小麦,但大半被大雁啄食干净,几乎颗粒无收,其他地里的麦苗也被候鸟啄食得千疮百孔。近些年来,越冬候鸟频繁出现鄱阳湖周边地区。虽然“自然的精灵”到来固然令人欣喜,但是它们大量啄食农作物也让农民苦不堪言。
1、村民反映:人鸟争食,损失惨重
2月20日上午,浔阳晚报记者来到江洲镇,在道路两旁就能看到不少被候鸟破坏的农作物。“附近约有千余亩农田,每年都有农作物被候鸟不同程度啄食,去年还好,被损坏的只有两三百亩。”王先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即使去年被鸟类啄食的农田超过1/10,他也能接受,但今年情况更严重,“我种了一百多亩小麦,约有3/5因为被候鸟啄食而几乎颗粒无收。”
种地是一家人重要的收入来源,遇到这样的情况,让王先生与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我前段时间向江洲镇政府和九江县林业局反映过我的问题,但工作人员也表示没有办法。”王先生说道。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浔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鄱阳湖周边区域务农的村民都因此而感到困扰。“知道候鸟是保护动物,打又不敢打,赶又赶不走。”这是村民们对浔阳晚报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村民们还说,候鸟都很“精明”,白天不来,天一黑它们就成群来田里觅食,而被候鸟“光顾”的农田至少减产一半。“在这边赶它们就往那边飞,追到那边它们又飞回来。”为驱赶候鸟,但又不能伤害候鸟,村民只能在田里插根棍子,棍子上绑个红丝带或红塑料袋,起到“吓唬”作用,但效果不好。
2、部门说法:有补偿规定但难以落实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去年就有40余万只候鸟到此越冬。但众多越冬候鸟频繁出现在环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地区,啄食农作物,损害了当地村民的利益。
“每年冬季,各类候鸟陆续抵达鄱阳湖过冬。如果水位提前下降造成湖草生长受阻,就会有大量候鸟进入附近的麦田、稻田、油菜田、棉花田、萝卜田取食,严重危害湖区农作物生长。”九江市野生动物保护局的工作人员表示,鸟类对当地农作物的危害十分明显,有关部门去年尝试统计因此造成的损失,但因种种原因,得出的数字“不可信”。
工作人员坦言,目前处理候鸟损害农作物情况时,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首先是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4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这些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同时补偿的资金也没有预算。
“近年来,候鸟损害农作物上访事件呈直线上升态势,但政府更多的是给予安慰或是小的救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前段时间国家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来调研过此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制定补偿细则。但目前,他对农民的建议也只有对飞进农田的候鸟进行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