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凌厚祥 摄
作为新余的一颗绿色生态“明珠”,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即将再次“长大”,而且会越来越漂亮了。
近日,记者从市园林局获悉,孔目江湿地公园(三期)工程项目已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预计将于2018年底正式竣工。与目前相比,竣工后的孔目江湿地公园不仅在面积上将扩容80%,而且将在公益性和体验性上做足文章。
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大江”南北再绘蓝图
孔目江湿地公园与袁河唇齿相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风光。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湿地景观丰富,由河流、湖泊、库塘、泉眼和水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堪称我国南方乡村湿地组合的代表和乡村湿地文化的典范。截至目前,公园建有一二期,现有公园占地面积为68.4公顷,主要建设内容有休闲木栈道、景观桥、生态绿岛、阳光沙滩、环形慢步道等。自其建成之后,便成为新余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为了进一步完善孔目江周边环境,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根据规划我市正式启动孔目江湿地公园(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在孔目江南北两岸区域再绘蓝图。
据介绍,孔目江湿地公园(三期)是孔目江湿地公园一二期工程的延续与补充,工程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5.83公顷。项目以孔目江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区呈长方形、南区呈三角形,项目长约850米,宽650米。项目场地东接湿地公园一二期工程,南临沿江路,西靠钟灵大道,北面是阳光大道。主要建设内容有水韵广场、生态水岛、创意花园、特色栈道、阳光草坪、浪漫花梯、特色景墙、生态停车场、园林建筑小品及部分配套设施等。
晨雾缭绕,恍若仙境。
公益性和体验性有所增加
目前的孔目江湿地公园虽然美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设计风格过于符号化、城市化;植物设计不到位,原生植物破坏严重;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景点数量少且孤立,活动主题不明显,体验活动不丰富,对游客缺少吸引力;此外,还存在公益性教育不足的问题。
根据规划,在孔目江湿地公园(三期)工程中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湿地的自然生态和地域景观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湿地的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同时,在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城市湿地的各种资源,拓展公园的主题活动和体验活动,强化公园的公益性教育。
规划要求,将在湿地公园内部设置一些小尺度的活动场地,如骑行、阅读、漫步、交往、运动等,满足居民在此进行休闲活动的需要,并点缀一些雕塑、座椅等景观小品和活动设施。
湿地公园扩容增量意义何在?
从湿地公园的价值和地位来看,它是孔目江纵穿新余的首个公园,新余高铁入城的门户公园,我市城市绿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绿地面积的重要构成。
公园三期项目全部竣工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孔目江周边环境,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满足市民旅游休闲、运动、娱乐、餐饮住宿需求。
“有良好的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和赏心悦目的湿地景观,也是现代园林城市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园林部门有负责人称,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
此外,孔目江片区北通高铁新区,东接高速公路入口,属于新余市的门户地区。该项目为孔目江片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新余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