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发生的倒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2025年9月2日8时鄱阳湖湖口水位站水位10.31m(冻结基面,下同),星子水文站水位10.36m,长江九江水文站水位11.30m。
长江九江~湖口水位差0.99m,鄱阳湖星子~湖口水位差0.05m,符合以前鄱阳湖出现倒灌的水文必要条件(九江~湖口≥0.56m,星子~湖口<0.10m),但鄱阳湖并未发生倒灌(2025年9月2日8时湖口水文站流量90m³/s,当湖口水文站流量出现负值时为鄱阳湖倒灌)。
9月3、4日8时长江九江~湖口水位差分别为1.02m和1.05m,鄱阳湖星子~湖口水位差分别为0.05m和0.04m,均符合鄱阳湖出现倒灌的水文必要条件,而且条件越来越有利于鄱阳湖倒灌的发生,但均未发生倒灌( 9月3、4日8时湖口水文站流量分别为630m³/s和130m³/s)。
为什么本该发生的鄱阳湖倒灌尚未发生?分析表明,鄱阳湖倒灌一般发生在湖口水位12~16m中、低水位时期,最早的出现在5月下旬,最迟的出现在11月下旬,主要出现在7~9月,以出现在9月份的次数最多(占33.1%),其次是7、8月份(占24.6%)。
绝大多数年份的9、10月鄱阳湖水位比较低(尤其进入本世纪以后),部分年份鄱阳湖区出现比较严重的干旱,鄱阳湖9、10月倒灌增加湖区抗旱有效水源,对于鄱阳湖抗旱意义重大。
但9、10月长江三峡水库一般进入蓄水时期(一般从9月1日开始蓄水,10月10日前蓄到规定的175m;今年8月30日和31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分别抬高0.81m和0.96m,9月1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抬高0.21m,9月2日和3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分别降低0.11m和0.14m)。
从理论上说,三峡水库运行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三峡水库蓄水期间降低湖口附近水位,不利于鄱阳湖倒灌形成;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三峡水库泄水(预泄)期间抬高湖口附近水位,有利于鄱阳湖倒灌形成。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来沙显著减少,河床明显下切,水位随之降低,尤其是枯水期水位下降显著,不利于鄱阳湖倒灌形成。
分析表明,2003年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鄱阳湖9、10月倒灌减少11.4%,5、6月倒灌(出现在5、6月的倒灌很少)则增加2.3%,其他时段倒灌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三峡水库运行使鄱阳湖倒灌大约减少9.1%,且减少的都是抗旱关键期9、10月份的倒灌。
今年9月2日、4日本应发生的鄱阳湖倒灌,可能由于之前几天三峡水库蓄水减少长江中下游来水量、降低长江中下游水位而未发生。
鄱阳湖一滴水
二〇二五年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