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出现今年第五次倒灌 ——疑似湖口水道附近假性倒灌

媒体:原创  作者:鄱阳湖水文人
专业号:鄱阳湖水文人 2025/10/18 20:35:34

鄱阳湖出现今年第五次倒灌

——疑似湖口水道附近假性倒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鄱阳湖湖口水文站2025年10月18日9时流量-159m³/s,表明鄱阳湖出口处又一次出现反向水流,即鄱阳湖再次出现倒灌。这是今年鄱阳湖发生的第五次倒灌。

   鄱阳湖今年第五次倒灌(将与上一次倒灌时间间隔超过24小时的倒灌,划分成另外一次倒灌)大约从10月18日8时10分开始,离上一次倒灌(第四次倒灌)只有35小时;于10月18日12时30分基本结束,持续时间仅4小时(0.2天)。最大倒灌流量259m³/s,倒灌水量0.024亿m³,属于超微型倒灌。

   鄱阳湖今年第五次倒灌是在不具备倒灌基本条件(根据1951~2023年143次倒灌水文资料确定鄱阳湖倒灌的必要条件为九江-湖口≥0.56m、星子-湖口<0.10m;本次倒灌初期九江-湖口=0.77m、星子-湖口=0.13m,前者符合九江-湖口≥0.56m条件,后者不符合星子-湖口<0.10m条件)、但九江水文站流量略有加大(九江水文站流量加大——九江水文站流量增加值大于倒灌流量,被认为是鄱阳湖倒灌的充分条件,10月18日8时九江水文站流量比7时加大300m³/s)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要是强冷空气偏北大风致使湖口附近出现风减水(鄱阳湖此时呈湖相,偏北大风造成南北方向风成流与增减水),造成湖口水文站水位迅速下降(10月18日8时湖口水文站水位比7时下降0.04m),导致九江水文站流量相应增大。倒灌期间星子-湖口水位差逐渐加大(从18日8时的星子-湖口=0.13m加大到18日13时的星子-湖口=0.18m),九江-湖口水位差基本维持在九江-湖口=0.76m~0.78m之间波动,表明倒灌条件越来越差。

   鄱阳湖这次倒灌(2025年第五次倒灌)的形成与维持,完全是强冷空气偏北大风造成的临时性倒灌,属于偏北大风造成的临时假性倒灌,鄱阳湖湖口水文站、星子水文站、都昌水位站水位均未上升,长江九江水文站与鄱阳湖湖口、星子水文站水位还持续下降,就是有力佐证(旁证)。

   鄱阳湖临时假性倒灌具有持续时间短、随着偏北大风停息而迅速终止等特点,仅发生在鄱阳湖北部入江水道(湖口水道)附近,与偏北大风造成的风成流与风减水伴生。其实上一次倒灌(10月16日发生的今年第四次倒灌)也与此相类似。临时假性倒灌过后,湖口水文站流量迅速反弹,例如今年第四次倒灌于10月16日21时30分基本结束,10月17日14时湖口水文站流量就加大到1840m³/s。

   此外,鄱阳湖在严重枯水(都昌水位站水位低于9.50m)期间,在秋冬季强冷空气偏北大风作用下,在鄱阳湖北部入江水道(湖口水道)还会出现假性减水现象,湖口、星子水文站水位快速、显著降低,有时会波及到都昌水位站,使得都昌水位站水位也随之下降。由于严重枯水时期鄱阳湖呈河相,不会出现湖泊或海洋宽阔水面才有的风成流与增减水(迎风岸增水——水位升高,背风岸减水——水位降低)。根据发生原因与区域(位置),将其称之为“枯水期大北风作用下鄱阳湖北部入江水道假性减水”。

   与河道水位变化相比,湖泊水位变化要复杂得多,尤其在大汛时期,除风浪外,还有增减水、定震波等,其中风浪和增减水(风成流增减水)由大风造成;定震波的成因与表征更加复杂,地震、气团移动(气压变化)、爆炸震动等都会引起宽阔水面产生定震波(海洋中的定震波称为海潮),湖泊中定震波导致的增水使部分湖岸水位升高,且其部位(位置)难以预料或判断,虽然定震波引起的水位升高幅度不大(鄱阳湖定震波一般在0.2m以下),但与风浪爬高、风成流增水叠加,则对湖岸防洪圩堤安全造成重大压力甚至溃堤风险(汛期鄱阳湖风浪爬高可达1~2m、风成流增水可达0.3~0.4m,都出现在迎风岸;定震波产生的增水部位难以判定)。

   鄱阳湖一滴水

   二〇二五年十月十八日

阅读 16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