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中部湖区处于重度枯水状态

媒体:原创  作者:鄱阳湖水文人
专业号:鄱阳湖水文人 2025/8/30 8:58:14

鄱阳湖中部湖区处于重度枯水状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鄱阳湖中部湖区的都昌水位站2025年8月30日8时水位10.49m(冻结基面,下同),比该站枯水标准水位偏低2.01m,表明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重度枯水状态(比枯水标准水位偏低1m以下为轻度枯水,比枯水标准水位偏低1m以上、2m以下为中度枯水,比枯水标准水位偏低2m以上、3m以下为重度枯水,比枯水标准水位偏低3m以上、4m以下为严重枯水,比枯水标准水位偏低4m以上、5m以下为极度枯水,比枯水标准水位偏低5m以上为极端枯水)。

  正常年份都昌水位站出现重度枯水的时间为12月7日,今年比正常年份偏早100天;排近74年来第二位,比排第一位的2022年偏晚18天,比排第三位的2011年偏早15天。

  都昌水位站水位今年8月5日进入枯水状态,之后曾在8月13~14日和8月17~18日出现暂时上涨,8月7~13日水位下降速度逐日下降,8月12~26日水位下降速度较慢(0.1m/d以下),系水利工程人为调节所致,主要是柘林水库等入湖河流控制性工程加大放水(发电)流量,如柘林水库8月18日8时入库流量57m³/s,出库流量267m³/s;8月19日8时入库流量34.5m³/s,出库流量391m³/s;8月27日8时入库流量26.0m³/s,出库流量468m³/s;8月28日8时入库流量16.0m³/s,出库流量420m³/s;8月29日8时入库流量36.0m³/s,出库流量383m³/s;8月30日8时入库流量30.0m³/s,出库流量372m³/s;柘林水库8月1~30日共下泄水量0.71亿m³,有效抑制了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如8月12~19日出库流量平均每天加大300~400m³/s,8月29日8时入库流量,16800m³/s,出库流量17400m³/s),抬高长江中下游水位(九江水位站水位从12.27m升高到12.39m),对于抑制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2025年8月30日水位比同期平均水位偏低5.23m,较同期最低水位(出现在2022年)偏高1.65m,比去年同期水位偏低4.57m;比本世纪秋冬季干旱枯水比较严重的2023年、2011年、2006年、2003年同期水位分别偏低2.61m、2.41m、0.95m和4.10m。

  为了解都昌水位站近期枯水性质及其前后变化特征,对该站历年来8月20日(取整10日期或旬最后一天)和8月31日水位变化进行统计分析。都昌水位站今年8月20日水位为有连续水位记录的74年以来同期水位的倒数第二位,比倒数第一位的2022年只偏高0.08m(2022年8月20日水位9.59m,属于极端偏低状态);都昌水位站今年8月31日水位(根据近三天退水速度估计的水位)也是有连续水位记录的74年以来同期水位的倒数第二位,比倒数第一位的2022年只偏高0.78m(2022年8月31日水位9.68m,属于极端偏低状态)。

  近74年来(1952~2025年)都昌水位站8月20日水位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0.0174m/a),具体变化特征为:上世纪70年代以前总体呈下降趋势,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到上世纪末为持续上升态势,进入本世纪后呈下降趋势,本世纪后10年代后下降速度明显加快。2025年8月20日水位排1952~2025年倒数第二位(比倒数第一位的2022年同期水位偏高1.68m),出现在同期的频率(8月20日出现≤11.27m水位的概率)约为38年一遇。

  都昌水位站8月31日水位在近74年来(1952~2025年,2025年8月31日水位是根据近三天退水速度估计的预测水位)的变化与8月20日水位的多年变化趋势相近,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0.0244m/a),具体变化特征为:上世纪70年代以前总体呈下降趋势,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到上世纪末为持续上升态势,进入本世纪后呈下降趋势,本世纪后10年代后下降速度明显加快。2025年8月31日水位出现在同期的频率(8月31日出现≤10.46m水位的概率)约为38年一遇。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25年9月气候趋势预测》(气候预测公报2025年第55期)、《2025年9月1日至16日气候趋势预测》(气候预测公报2025年第52期)、《2025年9月8日至23日气候趋势预测》(气候预测公报2025年第53期)、《2025年秋季气候趋势预测》(气候预测公报2025年第54期)和江西省气候中心发布的《江西省2025年9月份短期气候预测》,预计2025年9月江西省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江西西北部降水偏少超过2成,局部地方偏少5~8成;江西省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江西大部气温偏高1~2℃,江西中北部气温偏高1℃以上。赣北气象、农业干旱将继续向扩大、加重方向发展。

  受鄱阳湖流域降水、入湖河流来水量偏少共同影响,鄱阳湖将再次进入稳定退水阶段;由于前期水位严重偏低,加上退水速度显著加快,很容易进入历年同期最枯状态(出现历年同期最低水位),需要密切关注。

  此外,在南方尤其是湿润地区,重防汛轻抗旱思想、行为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洪水不仅严重侵害财产,还危及生命,各级党政机构对防汛抓得特紧。干旱主要危及农作物生长与农业收成,一般不危害生命,所以抗旱紧迫感比防汛差很多很多。政府有关部门进入抗旱应急响应没有进入防汛应急响应那么及时,例如2025年8月30日鄱阳湖区南部(南昌及其以南大范围)气象干旱已经达到重度干旱等级,局部农业干旱也达到中度干旱等级,遗憾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均未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各类技术支持部门对抗旱的支持力度也比防汛小很多,例如对气象干旱、江河枯水预测、预警比对暴雨、洪水的预测、预警少很多很多。特别在技术严谨性方面,差很多很多!盼望国家有关机构、部门切实加强干旱、枯水监测、预测、预警工作,尤其是要加密预测预警频次、提高预测预警精度,为进一步提高抗旱效益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支撑)。

  鄱阳湖枯水加剧是铁的事实,但鄱阳湖枯水防御并未得到真正重视,尤其是非工程防御措施,做得很不够好。首先,对鄱阳湖枯水的定义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必要的实地调查研究,例如湖滩出露与水位的关系,取水口位置与湖滩、水槽的关系等。二是枯水预警体系不太合理,例如枯水预警水位标准定得很低。本人从事鄱阳湖枯水连续性研究二十多年,做过超量调查分析,认为以位于鄱阳湖中部的都昌水位站12.5米(冻结基面)定义鄱阳湖枯水比较合理、实用,达到此水位或以下发布鄱阳湖枯水蓝色预警,都昌水位站水位达到11.0米、9.50米8.00米或以下分别发布枯水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合理制订相应的枯水防御措拖(建议),对于鄱阳湖枯水防御至关重要!

  鄱阳湖一滴水

  二〇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阅读 15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